綜合考慮自然地理條件、土地資源、水資源、生態條件可以發現:資源稟賦較好、制約度最低的地區為東北地區;資源稟賦尚可、制約性不強的地區為華南、中部及西南地區;制約度較高的地區為華北地區、西藏、江蘇沿江、沿海地區、南疆、蒙西地區;資源稟賦好的地區,相對比較保守和傳統??傮w而言,高度城鎮化地區的人地矛盾尖銳。
◆生態:大水大綠大空間
國家對生態文明的重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制定的新型城鎮化指標將建成區綠化率設定在35%以上。2017年公布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除了西北部“一屏”之外,還有九條楔形綠帶。然而我們通過對比基于15米精度遙感影像解譯的2015年土地利用現狀圖,可以發現,規劃中涉及到的九條楔形綠帶中的大多數,在現實中基本不存在。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6: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圖(2016年—2035年)
我們的近鄰——東京的經驗對北京有很大的借鑒意義,20世紀60-70年代,他們面臨著跟我們如今很相似的難題。日本制定第二次首都圈基本計畫的時候,整個首都圈區域生態格局規劃已經失敗、綠帶政策失效。2007年,日本國土交通省公示的土地利用解譯圖也印證了綠帶規劃的失敗,但大的山水格局得以保留。后來我們計算了東京都23區部的綠地覆蓋率,只達到了10%左右,遠低于當時的規劃目標。然而日本的首都圈現在卻建設地井井有條,這主要緣于后期生態空間的布局。所以我覺得,大水、大綠、大空間是我們做生態規劃時更應關注的部分。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7:日本國土交通省土地利用解譯圖(2007年)
◆文化:記得住鄉愁,都市圈內文化同宗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要記得住鄉愁”。所以除了通勤、人口密度之外,更多要考慮文化。我們對全國語言和方言片區進行了詳細梳理,發現中國漢語方言包括官話、贛語、湘語、吳語、閩語、晉語、粵語以及平話和土話。官話方言是以北京話為基礎定義的北方部分語言統稱,官話方言包括北京官話、中原官話、冀魯官話、西南官話。其中,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漢語方言由于地形隔絕等原因較為復雜,或存在交流上的障礙。因此,我們要通過文化來校核,保證都市圈內大家有著同宗的文化。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8:中國漢語方言地圖
◆人口:大的不夠大,小的不夠小
通過對201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市轄區常住人口的統計,可以發現我國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上海、重慶、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武漢、成都、南京、杭州、西安等直轄市和大多數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為核心的城市及周邊區域內。
人口規模呈現出大的不夠大,小的不夠小的尷尬現狀。大的并不是說北上廣這樣的超大型城市,而是未來在區域中擔負起網絡化亞結構的組合式核心的缺失。小不是說小城鎮人口規模小,而是它的發展質量很低,配套基礎設施和相應資源都相對較差。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9:201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市轄區常住人口
下左圖是2015年全國區縣常住人口分布情況,下右圖是通過2014年新浪微博簽到POI稀釋后繪制的可以反映出人口密度的專題圖。學者們經常用夜間燈光指數來表達人口密度或區域經濟水平,實際上夜間燈光指數有著技術瓶頸,大城市區域會存在燈光指數溢出的現象,我們基于POI的繪制可以盡量避免這種溢出。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10:2015年全國區縣(市)常住人口分布圖(左)
圖11:新浪微博POI簽到數據圖(右)
◆人口:人往高處走,資源往低處走
我們通過人口增量和人口增速發現多數高增長城市中心城區周邊人口有較大的增長,廣州、深圳、北京、天津等城市核心地帶出現負增長;東北地區大規模連綿區縣出現人口負增長;中部增長快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幾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如鄭州、武漢、長沙、南昌。但鄭州、合肥周邊地區人口減少顯著;增量和增速都處于較高水平的區縣有鷹潭市月湖區、長沙市天心區、梧州市萬秀區、蝶山區、貴陽市白云區、常州市天寧區、邯鄲市復興區、滄州市運河區、天津市津南區、沈陽市沈北新區和東陵區。
人是往高處走的,越集聚越創造財富,財富吸引更多人口集聚。2003年之前中國的中西部省份在全國土地供應份額是下降的,人向東流動增加了東部土地需求;但是2003年之后,可能因為某些政策的引導,土地等一系列相關資源都在往西部走,造成了人往高處走,資源卻往低處走的尷尬現狀。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12:2013年—2015年全國區縣(市)常住人口變化
◆經濟:“政商分家”VS“政商不分”
我國沿海地區城市經濟較為發達,在以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南京、武漢、成都、杭州、西安等直轄市和大多數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為核心的城市及周邊區域內經濟總量高,長三角城市整體經濟發展最為均衡。
凡是沿海的經濟發達省份都會有一個“經濟中心”城市,其經濟發展水平要比省會城市高。這種特征自南向北依次體現為廣東的深圳和廣州,福建的廈門和福州,江蘇的蘇州和南京,山東的青島和濟南,遼寧的大連和沈陽。經濟中心,政治中心,政商分家經濟才能真正發展。
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凡是經濟欠發達的內地省份,本省經濟就會出現“省會獨大”的經濟現象,比如湖北的武漢,湖南的長沙,四川的成都,安徽的合肥,陜西的西安,山西的太原和河南的鄭州。政商不分,政治和商業糾結在一起,這些地方的經濟往往是依靠行政手段堆砌起來的。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13:201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市轄區GDP
◆經濟:北方塌陷
沿海、沿江和沿主要交通廊道的區縣經濟增量較大,長江經濟帶、京滬、京廣發展軸較明顯。GDP增量和增速都處于較高水平的區縣多位于京津、南京、連云港、成都、武漢、長沙、鄭州、合肥、貴陽、南寧等市區及周邊地區。增長較少和負增長區縣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形成“北方塌陷”的態勢。俗話說投資不過山海關。通過對GDP增量的對比,發現胡煥庸線發生了傾斜,形象體現出北部塌陷的現象,這個也跟近年東北人口流失直接相關。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14:2013—2015年全國區縣(市)GDP變化
◆房價:泛長三角區域整體偏高
基于2016年所有房地產中介網站掛牌數據做的區縣單元小區二手房均價的統計,可以發現東部沿海區域二手房價格普遍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區。
高值連綿區域:以京津、上海、杭州、南京、廈門、深圳、廣州等東部發達城市的及周邊區域。
高值點:青島、濟南、武漢、長沙、合肥、南昌、重慶、成都、昆明、南寧、烏魯木齊等省會、副省級城市的城區。
需要特殊說明的是西藏南部地區的高房價是由于高建設成本造成的。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15:2016年全國區縣(市)二手房價
◆交通:和棋平手
目前跟國外發達國家比起來還差很多,我們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如果在我們國家來評,大家的水平差不多。但是即使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當探討通勤問題時,45分鐘通勤也好,1小時通勤也好,其實我們忽略很多問題,又理想化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忽略了拙劣的城市內部交通,可能一個小時還沒出北京城。所以很多基于理想配速的可達性模型是需要現實路況校核的。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16:交通可達性
◆制造業:棋逢對手
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空間分布與人口分布之間相關性明顯,胡煥庸線以東地區除了在東部沿海省份高度集聚之外,其他地區基本呈現均衡分布的格局。
資金密集型制造業:在城鎮群以及主要軸帶地區集聚的特征,在東部沿海、成渝、中部城鎮群和沿哈大線、隴海線、長江以及滬昆線集聚分布。
技術密集型制造業:在幾個城鎮群中集聚,三大城鎮群中所占比重合計達到66.8%,長三角、珠三角呈現與其他地區三分天下的格局。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17:2015年中國各區縣制造業數量
◆制造業:星羅棋布
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材料等制造業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山東半島,近年來成渝、武漢、南昌等內陸城市有明顯的突破。
節能環保主要集中在產品生產應用市場廣泛的生態脆弱地區(阿拉善盟和大興安嶺地區等);節能環保技術研發生產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深、成渝等經濟發達地區。
生物醫藥產業整體布局較分散,主要從原材料地向周邊區域擴散.
新能源汽車除東部沿海外,在成渝、武漢、十堰、鄭州、長春較為集中。
航空航天產業并無顯著的大尺度空間擴散特征,長三角內部(蘇南、浙東)的集聚趨勢進一步凸顯。
圍棋有“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我們可以發現通過服務業可以看到四個金角基本已經定型,它們就是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和現在正在崛起的成渝地區。
◆用地:“同心圓”式摸底
我們以36個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直轄市為研究對象,以他們的城市中心為圓點建立15公里、30公里、50公里和80公里的圈層,對2000年-2005年,2005年-2010年、2010年-2015年三個時間序列的建設用地增量進行計算。發現2000年-2005年階段用地增長較多的城市有廣州、深圳、廈門、杭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增量都在500平方公里,除天津在中心城區15km范圍內增長最多外,其他多數城市新增建設用地都位于市域的中外圈,即30-50km、50-80km圈層。2005年-2010年階段用地增長排在前五位的城市有廣州、深圳、南京、重慶、上海,增量都在300平方公里左右,新增建設用地基本上均位于市域30-50km、50-80km的圈層。2010年-2015年階段用地增長排在前六位的城市是重慶、武漢、天津、長沙、烏魯木齊、廣州,增量都在400平方公里左右,重慶、武漢和烏魯木齊新增建設用地主要位于15-30公里范圍內,其余三城市均位于最外圍圈層。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18:36個預研究城市各圈層建設用地增量
為了服務實際的投資選址,主要著眼于最近這五年,做到在關鍵“圈層、廊道、戰略點”上布局。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19:2000年—2015年15—30km、30-50km圈層建設用地增量(左)?
圖20:2010年—2015年各圈層用地增量比例(右)
◆設施服務:自下而上檢驗城鎮體系規劃
基于2016年的百度地圖POI,提取出反映人類活動的六大關鍵詞,來自上而下檢驗城鎮體系。對一千多萬的POI進行再分類,濾掉一些低等級、均質分布的設施,比如政府機關中濾掉了街道辦事處;購物中心中率掉了小超市、便利店;科研教育中濾掉了很多本著就近入學原則劃分學區片區的基礎教育設施。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21:1000W+的POI數據篩選分類,選擇6大關鍵要素計算核密度
最后留下高等級的POI進行核密度的計算,綜合考慮這些核密度,疊加出高等級中心地。高等級服務設施主要集中在沿主要交通廊道的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及周邊區域。如長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珠三角的廣州、深圳,京津冀地區的北京、天津,成渝地區的成都、重慶以及西安、鄭州、武漢、長沙等城市均為高等級中心地,人類活動集中連片,輻射區域廣。自下而上驗證國家自上而下規劃的結果,可以發現四個金角還是存在的。我們做這個梳理的目的是想把全國目前已經達到可以拓展或者可以選址布局的一些都市圈的核心地區選出來。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22:高等級中心地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23:都市圈核心城市發展階段
中國都市圈的棋盤型格局
四角: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成渝
四邊:中三角、廈漳泉、青島、西安
合天下之全勢:濟南、鄭州、武漢、合肥……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24:中國都市圈的棋盤型格局
經濟學、地理學有豐富的理論研究模型(中心邊緣理論、增長極理論、中心地理論、級差地租理論、同心圓/扇形/多核理論),但都隱含著一個根本概念或假設——城市中心。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25:城市中心模型
在傳統選址研究中,往往以省政府或者市政府所在地作為城市中心。但近年,各地方政府搬遷的情況經常發生,單純以其作為城市中心顯得有些草率。這里我們做了一個創新,以POI數據為源,結合中心地理論里面的市場原則、交通原則和行政原則,選出購物、行政和辦公三類POI進行熱點測算,再把這三個熱點地區交集,將其定義為城市中心。以北京市為例,通過三個熱點計算,最后疊合識別的城市中心確實跟我們印象中的北京市的核心區差不太多:中間空的是紫禁城、海淀西北部、朝陽東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通勤等時圈模擬時,我們定義只要能到紅色區域就算到達城市中心。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26:購物、行政、辦公POI熱點測算、交集定義城市中心
通勤也好,交通可達性也好,實際上是從這種方法識別的城市中心為源的角度進行模擬。根據交通可達性,分別提取0.5小時、1小時、1.5小時通勤等時圈,并提取1小時等時圈所涉及的鄉鎮街道行政單元作為預研究范圍,隨后具體的典型都市圈研究都是在預研究范圍內進行加減法考量的。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圖27:通勤等時圖
以上就是我們城市空間大數據創新實驗室關于全國層面摸底、選核、定預研究范圍的部分成果。在這次數據分析中,我們除了基礎研究之外,還完成了數據的積累,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我們的目標是致力于成為地產大數據應用服務的引領者、城市規劃大數據應用場景的開拓者。我們依靠專業的數據治理、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以及多年的城市研究領域的咨詢經驗,注重數據源基礎建設,在固定數據源供給的基礎上完成數據定制化、自主化獲取,在大數據支撐下完成宏觀、中觀、微觀不同空間尺度的、長時間序列的規劃范式創新,打造出“規劃—實施—運營—評價”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 ??
華夏幸福智庫論壇由華夏幸?!爱a業研究院、未來城市研究院和城市規劃研究院”聯合發起的,跨專業、跨文化研討城市以及城市發展等相關課題的交流活動。
第3期由城市規劃研究院主辦,三大智庫、十位主講嘉賓以“空間論道”為名,圍繞“都市圈與城鎮化”等話題進行了各自的分享與交流。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 空間論道 | 路青:布局天下——中國都市圈發展大勢]()